北京管道:“京旗红”闪耀展新姿,高质量发谱新篇
北京管道:“京旗红”闪耀展新姿,高质量发展谱新篇
2月10日,笔者从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获悉:今年以来,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,北京管道公司生产运营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但主营业务收入顺利实现元月开门红,为2025年高质量发展开好了头、起好了步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。而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,在集团公司党组坚强领导下,北京管道公司党委狠抓“京旗红”党建品牌建设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,多项业务指标均实现了新突破。
党建领航: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
“党旗所指,行之所向。”北京管道公司党委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全年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60余次,落实党中央和集团党组部署举措100余项,修订“三重一大”决策制度,召开决策性会议42次,决策事项176件,确保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。
在基层党建中,公司创新推出“六抓六促”工作法,搭建“京旗红”数字化党建平台,基层管控效率提升40%,负担减轻35%。通过设立121个党员责任区、40个党员示范岗和22支党员突击队,推动河北鹿泉氢能管道项目落地,实现国产压缩机组智能化运行技术国内领先,并获11项实用新型专利,累计提质增效4.63亿元。
人才强企:“京才计划”锻造管网铁军
人才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北京管道实施“京才计划”,全年提拔关岗人员7人,交流调整19人,首次选聘4名“技术主官”,推动6名青年骨干跨企业联合培养。公司开发中层班子“画像”系统,完成首次人才盘点,常态化开展“百问不倒”技能竞赛,技术技能人员参赛率达51.4%。焊工曹延双成为国家管网集团在京首位获评“技师特殊津贴”的高技能人才,彰显人才培育成效。
文化赋能:“京彩”品牌传递正能量
公司以“京彩”文化品牌为抓手,全年策划输气量突破7000亿立方米专题报道,获1500余家媒体转发,点击量超3.5亿次;《平凡的光华:李晶晶的50万公里长征路》讲述基层巡线员故事,引发社会广泛共鸣。此外,公司与主流媒体共建“企媒融合发展基地”,升级“流动记者站”2.0模式,形成“京彩”文化传播矩阵。全年刊发榜样宣传稿件596篇,同比增长300%,获评“中国能源传媒优秀宣传策划案例”。
严控风险:安全与廉洁双底线
安全生产方面,公司组建五大安全专班,全年消除隐患近千项,开展应急演练300余次,全自动焊接技术首次应用于大口径管道,抢修效率提升20%。廉政建设上,公司建立“廉洁陕京”数字化监督平台,开展“八项规定”专项治理,整改问题45项,召开警示教育大会,完善管理制度10余项,营造风清气正生态。
创新驱动:改革与科技双突破
面对“全国一张网”建设目标,北京管道创新实施重点项目“揭榜挂帅”机制,推动靖边上载、大同支线等工程进展,实现集团首单“管内交易”,新产品“管网通”“液卖气交”带动增量增长133%。公司还深化国企改革,部门数量压减28%,编制精简29%,完成“区域化”改革。此外,公司全面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合作,服务中小托运商增至105家,累计节约社会用能成本超过20亿元,让各方享受到了国家管网改革开放带来的绿色发展红利。
科技领域,公司依托博士后工作站柔性引进7名高层次人才,攻关输氢管道、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技术,获批11项国家专利,成果转化营收超600万元。托克托作业区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国产压缩机组无人值守的压气站,标志智能化运维迈入新阶段。
奋进2025:争当世界一流标杆
“干字当头、感恩奋进,在集团公司冲刺世界一流企业征程中走在前列、争当标杆”,这是北京管道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唐善华对2025年工作的全新要求。截至2月11日,北京管道公司全员正以“六大工程”为核心抓手,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一年的大干热潮中,狠抓执行落实,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,力争在集团公司冲刺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走在前列、争当标杆 。(蒋万全)